為有效推進農業發展,破解農戶辦事“痛堵難”問題,臺州市仙居縣農業農村局以楊梅產業為切入口,打造“親農在線”應用,切實提升農戶收入水平,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。
不用東奔西跑,點點屏幕,有機肥補貼申請“一鍵”發送;碰到技術難題,打開視頻,農技專家實時在線“云指導”……“親農在線”的成果已然廣泛應用。作為應用開發方,浙江森特信息(托普云農全資子公司)專設產業應用專班、產業深化專班、產業服務專班、鄉村服務專班,全力為市縣區數字化改革專項服務,并借助“親農在線”榮獲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優秀應用。
一、改革需求
仙居農業產業特色明顯,主要有楊梅、仙居雞、綠色稻米、中藥材、茶葉等產業。其中,楊梅產業是仙居縣的主導產業之一,全縣楊梅種植面積14萬畝,梅農3.15萬戶,約10萬人。在楊梅產業發展過程中,由于其分布范圍廣、農戶多、主體小,現代化轉型難度較大,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:
①產業數據分析難
仙居楊梅生產主體規模普遍較小,導致產業數據統計不夠精準、齊全。同時,對楊梅果園的環境數據、市場信息等情況難以全面掌握,無法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。
②數字技術應用難
農民素質參差不齊、丘陵山區果園環境氣候復雜,加上農技人員專業力量不足,導致技術指導難以及時到位。
③小農戶市場對接難
農業生產主體普遍缺乏對市場規律的認知,無法及時、動態地獲取市場信息,加上其產品銷售舉措單一,難以準確把握市場機遇。
④金融要素配置難
農業產業數據統計不夠精準,金融機構難以準確掌握農戶的生物資產價值、作物種植面積等情況,加上農業損失評估缺乏科學手段,導致農民在貸款、投保、理賠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。
⑤政府公共服務難
產業地域分布較廣,山區交通不便,服務辦理手續繁瑣,導致農民辦事成本較高。
⑥品牌保護難
農業生產主體品牌保護意識普遍不足,缺乏精準化管理手段,導致質量追溯制度難以落實。
二、改革創新
浙江森特信息在仙居縣委縣政府和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,全面落實浙江省委數字化改革精神,堅持“大場景、小切口”,以楊梅為突破口,全力打造“親農在線”應用,積極探索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。
①首個產業地圖的打造與應用
打造全國首個楊梅產業地圖,實現地塊管理、主體畫像、產業布局規劃。運用GIS技術,實現產業一圖統覽、主體一圖集成、信息一圖感知,為數字化改革流程再造提供基礎數據支撐。
②全國首創初級農產品交易免稅發票在線辦理
通過數據自動驗證、政府背書等模式,讓梅農一次都不跑,實現楊梅銷售季的快速服務;打通多部門數據,實現開票受理、開具、取票各環節一網辦結,為農產品免稅發票網上辦理探索出了一個全新的服務管理模式。
③全省首個農產品金融、保險融合應用
嵌入融合金融服務、保險服務、補貼服務模塊,通過金融杠桿注入產業發展新動能,讓梅農普遍享受金融保險服務,快速提升生產數字化能力,為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提供條件。
④全省首個縣域農業農村物聯網應用標準制定與推廣
浙江森特信息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興技術,遵循楊梅產業標準化生產規范,協助仙居農業農村局率先發布縣域農業農村物聯網應用標準。
首先歸集仙居全域已建農業數字工廠的溫濕度、水肥一體化、視頻管理等數據,實現全過程、全環節數據管理,為生成農產品生產模型奠定數據基礎。未來將進一步融合鄉村物聯網數據采集、業務管理、應用分析,豐富仙居縣農業農村物聯網標準規范。
三、應用成效
①“降”成本
目前已有5.6萬人注冊“親農在線”,“楊梅貸”年利率從5.6%降至4.35%,人均年節省利息2500元;事項辦理精簡率達80%以上,效率提升75%以上,單趟事項辦理節約交通成本20至40元,時間縮短2至4個小時。
②“升”效益
整合全鏈路“政、銀、企、商”資源,實現助梅資源縣內循環,在技術提高、風險降低、金融支撐等一系列助力下,楊梅產值增幅、梅農收入增幅明顯提高。2021年楊梅全產業鏈產值26.4億元,同比增長32%;鮮果產值10.1億元,同比增長18.8%;梅農楊梅產業戶均收入3.2萬元,同比增長23.1%。
③“提”品質
通過“親農在線”,梅農能夠及時獲得數字信息,例如推廣數字大棚智慧種植,楊梅產量和品質明顯提升,商品果率提高30%,采摘期提前20天,楊梅售價從10元/斤升至40元/斤,平均每畝增收約5.5萬元。
④“準”管理
對全縣5173塊楊梅小班圖按村分類,精準采集并逐塊編號,構建全國首個楊梅產業地圖,整體覆蓋全縣10萬梅農,為補貼、保險、貸款、開票、品牌、物流等服務提供精準數據保障。
⑤“顯”成效
實現“一鍵申請、足不出戶”線上開票,已為2786家農戶開具16820張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,金額達到2.43億元;”楊梅貸“累計授信人數1.77萬戶,累計授信總額度25.14億元,為1.1萬戶梅農線上投保了7.1萬畝楊梅。
托普云農——懂科技更懂服務